执卷 | 理想主义情书

发布时间:2019-06-07浏览次数:39

在这场暴风雨中,我曾经那般信赖的书本竟没有一本前来解救我、一言一语都没有。”

我像塞内加一样,像苏格拉底一样,我选择了倒在我的压力机里,倒在我的地下室,也就是说在这里升天,虽然压板已在挤压我缩在下色底下的双腿和其他部位。”

赫拉巴尔

我念高中的时候,米兰·昆德拉的风潮陡然袭击了我们那座十八线小县城,每个学生都知道那位来自捷克的伟大作家和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后来有一天,一个男生送给我一本书:“他们都在看米兰·昆德拉,那我就送你一本赫拉巴尔吧。”

我说好,翻开扉页就是头发花白的老人精神矍铄地看向前方,眼神却很温柔。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20世纪最杰出的作者之一。这位法学博士从未从事过任何有关法律的工作,并早早地为自己安排好了一生:大学毕业后服兵役,做推销员、仓库管理员、炼钢工、废纸回收站打包工、舞台布景工……他的书籍也是如此,赫拉巴尔经历过二战,却没有经历过战乱,他生活平静,家庭优渥,却始终将目光凝聚于那些“被抛弃在时代垃圾上的人”,思虑人类的忧与爱。

赫拉巴尔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是《底层的珍珠》,我想,这已经足够囊括他的一生。

199723日,赫拉巴尔从医院五楼坠楼而亡。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赫拉巴尔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

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生活在苍蝇成群,肮脏潮湿的地下室,但他却将那里视为天堂——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

汉嘉是无人问津的打包工和收藏家,他卧室的隔板上堆了近两吨重的书,他无数次在入睡前担忧自己总有一天会被书籍给砸死。我忧他所忧,疑心这是他必然的宿命,却不料真相才是难以企及的惨烈。

机器流水线引进这座小城,堆积如山的纸张有了更好的去处,千百年的文明和智慧被迅速的吞噬、毁灭——汉嘉失业了。

于是他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躺进咬碎过无数废纸的机器里,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读后感

我不知道哪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与这本书相识时,能不被赫拉巴尔炽热的文字灼烧,能

深陷与小说主人公,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那浓稠又破碎的呓语里——“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

这是汉嘉的爱情故事,是赫拉巴尔的理想主义情书。

一个书迷的悲剧,成了众多书迷的狂欢。

作者赫拉巴尔偏爱超现实写作,他的文字缠绵如流水,却漾开波澜不惊的哀伤,爱情的哀伤,文化的哀伤——在垃圾堆里嗤嗤笑着翩然起舞的茨冈妓女,精神失常并将汉嘉的家视作庇护所的小职员,他们是这座地下室的过客,是作者悲悯情怀下的每一个目光所及处。而在过于喧嚣的时代下,孤独不仅是个体的寂寞,更是被机器搅碎的文明,是僵化垂死的社会,是世代的沉默与凋落。

我每读一次书,便燃烧一次灵魂,而这本书,也不过燃烧得久一点罢了。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