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卷 | 凛冬将至

发布时间:2018-11-09浏览次数:59

他的灵魂缓缓地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本月执卷主题   


凛冬将至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冬天,在顿河沿岸的陡立的岸坡上,有一块突出的、大家都叫作偷儿崖的山坡,冬天的寒风在这个山坡上旋舞、吼叫。风从山顶秃秃的山岗上吹来一阵一阵的雪雾,把雪雾堆积起来,一层一层地堆上去。雪堆高悬在断崖上,被太阳一照,像砂糖似的闪闪发光,黄昏时候雪堆变成了粉红色。在融化的暖气还没有从下面的雪渐渐融化掉,或者是在一阵阵猛烈的侧面风还没有把沉重的雪层吹动以前,雪堆就一直沉默而又可怕地高悬在那里。这时候雪堆就总是往下沉,发出低沉、柔和的轰隆声直往下冲,把道路上的低矮的荆棘丛压倒,把羞羞惭惭地直往山坡上躲的小山楂树撞折,迅速地在身后拖着一片声势浩大的、向天空升去的银色雪雾。


疑义相与析

雪堆高悬在断崖上,被太阳一照,像砂糖似的闪闪发光,黄昏时候雪堆变成了粉红。

在一阵阵猛烈的侧面风还没有把沉重的雪层吹动以前,雪堆就一直沉默而又可怕地高悬在那里。

把道路上的低矮的荆棘丛压倒,把羞羞惭惭地直往山坡上躲的小山楂树撞折。

在身后拖着一片声势浩大的、向天空升去的银色雪雾。


一、创作背景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军队在战争中败北,自此失去了在远东的霸主地位。战争失败的结果不仅反映出沙皇俄国专制政治的腐朽,而且导致俄国人民对现行沙皇专制政体的不满,从而引发了1905年的全国工人大罢工,继而是革命武装起义。

1914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作为协约国参战,不至两个月,再次惨败。

1915年,俄国伤亡高达250万人,丧失了15%的领土,损失了10%的铁路,失去了30%的工业,丧失了20%的平民人口。

19172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尼古拉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此同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国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10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

凛冬将至,人类如迁徙的牛羊,流浪,流浪......

二、日隙闲笔

一百多年前,在东经26至西经170度,北纬4182度的地方,下了一场雪。

有人抱着暖炉歌唱,有人裹着冬衣流浪,只有作者与顿河相互对峙,见证了这场雪的始末。

雪是从天空最灰暗的那朵云开始降落的。

降落山川,降落屋顶,降落瘦削的榕树枝,降落流亡者皲裂的嘴唇......生命一旦有了太多的降落,就注定走向凋零。

诗人说: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场大雪里,是否也藏着肖洛霍夫的欲说还休?是颓圮的房屋,是生锈的武器,是被裹挟的英灵,是被洗刷的战乱......

大雪掩埋了一切,却又携狂风,摧毁荆棘与火焰。

凛冬将至,雪色将成为人间最后的洁白。


有人赞雪,咏其玉芳,有人厌雪,憎其寒凉。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