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快要结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月发生了哪些财经热点事件吧!
1.亚欧合作强化
近日,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如火如荼进行着。会议中,欧盟相继与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签订贸易投资协定,意在展现欧盟的贸易雄心。
同时,在亚欧首脑会议会后发布的共同声明中,来自欧洲和亚洲共51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达成共识,重申坚决支持维护和加强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中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本次会议以“全球挑战下的全球合作伙伴”为主题,其关注点不言而喻。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与贸易战压迫下,欧盟不得不寻找新的长远的合作伙伴。同时,“多边主义”成为共识,为维护WTO以及世界经济平稳长远发展共同努力。
2.ESFRI工程
2018年10月18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科研基础设施大会上,ESFRI(欧盟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宣布,将在能源、环境、健康与食品、社会文化创新等新四大领域部署六项新的大型科研基础设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盟,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经济投资,意识与远见都是值得学习并借鉴的。顺势与东盟等组织合作的欧盟,欧盟将如何顺应这暗流涌动的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3.通胀归来
随着通胀和原材料价格上升,许多消费品制造商最近几个季度都在努力提高其产品价格。
10月18日,全球两大消费品生产商雀巢和联合利华均公布三季度财报。两家公司销售额与产品平均价格皆有上升。联合利华称,提高新兴市场商品定价,主要由于信息市场货币贬值显著。而雀巢在主打健康营养的前提下,由于成本上升而提升了整体价格。两家企业的投入重点也在同时向下游转变。
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生产厂商,货物定价提高短期的确提升了销售额,但长远来看,在通胀的背景下而不是与经济进步协调的提价的利弊,值得进一步推敲。
4.日本出口两年来首次负增长
10月18日周四,日本财务省公布数据显示,日本9月出口同比下滑1.2%,不及预期增长2.1%,大幅逊于前值6.6%;日本9月进口同比增长7%,弱于预期13.7%,远不及前值15.4%。
特朗普欲正式启动与欧英日贸易谈判之际,日本贸易失去了强劲的势头,出口下降,进口值较前值腰斩。英国《金融时报》引述凯投宏观资深日本经济学家Marcel Thieliant分析认为,出口持续疲软表明日本第三季度经济活动或已陷入停滞。分类来看,通信机,汽车,建设、采矿机械等下滑明显;分国来看,日本与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出现萎缩。《金融时报》指出,出口下滑进一步为日本政府带来压力。同时,美国的贸易谈判也是日本头顶的一座大山。
日本逃避谈判,安倍政府或面临对美汽车出口被征收高额关税的后果;而谈判,日本政府又会有别样的压力。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日本头上。
5.“经济滞胀论”站得住脚吗?
日前,在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下,“中国经济滞涨”等唱衰论调泛起。但是,中国的经济运行态势究竟如何呢?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会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近日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时表示,分析看待中国经济的表现,如果从一时一事看,可能会感觉有一些困难,但是一旦把它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往前看,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从经济增速、就业形势、物价水平、国际收支这4个国际通行的观察经济的指标来看,均有着稳定的表现。从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发展质量、居民收入来看,向好的判断也有着坚实的支撑。
中国经济今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还能否顺利实现?对此,央行行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能!我国将坚持宏观政策发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明确的产业投资政策、更具有普惠性和可持续性的社会政策,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核心政策进一步深化。
商界瞬息万变,与你共观风云。
本期的 商界风云 · 月末总结 已接近尾声,十一月又会有怎样爆炸的新消息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来源:FT中文网、搜狐、今日头条、华尔街见闻、中国经济网、中国科学技术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