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致同杯商务案例分析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各位参赛同学是否内心忐忑,担心自己对题目无处下手呢?拒绝作被动的绵羊。以下,我们有幸邀请到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两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直击赛场的干货分享。
1. 您之前曾在大赛担任评委,那么您认为这个比赛能够锻炼到选手的哪些能力呢?
宋老师:因为这个比赛的性质还是模拟的,所以和现实还是有些差别的,就像沙盘演练一样。它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这个案例中可能各方面都会遇到问题: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会是什么;解决的方法会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将来现实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会对于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2.您认为这几届选手的表现如何?
宋老师: 我也断断续续地看过几次比赛,因为比赛是模拟的,所以实际效果我们有时候是很难看出的,所以我们往往是通过选手分析的过程、语言的表达、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这些外在的表达形式来评判选手的表现。
3.每年都有许多非商科专业的同学参与到这次比赛中,您对于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宋老师:这个比赛实际上对于非商科专业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专业的同学需要发挥各自的长处,比如组织方面,语言表达方面,逻辑方面等,从所学专业角度和自身优势方面为团队做出贡献。
4.您认为什么样的商业案例分析是更具有价值的?
蒋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三点看法:
一是商务案例分析题目本身切忌繁杂凌乱。影响商务案例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选手的分析散乱、主次模糊,最终导致评判结果的不统一。因此,题目要抓住焦点。
二是焦点要契合经济学角度,尽量减少或避免社会学、管理学等方向的命题内容。命题工具也需要从经济学中寻找。这就要求参赛同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功底,同时也证明了此次比赛的专业性。
三是商务案例尽量选择大家较为熟悉的案例,如果选择国外案例,就可能会存在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案例本身清晰地交代背景。而且,因为是英文命题,所以命题语言在使用专业术语的同时,不宜过度繁杂,简洁明了即可。
5.对于第一次接触商务案例分析大赛的同学们,您有什么准备的提示或者建议吗?
蒋老师: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以致用,一定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来答题。
二是要把答案组织得有条理性、针对性、逻辑性,一定要反复斟酌文字表达。
三是对于小组而言,要团队分工协调一致,优秀的合作才能得到质量高的结果。
四是对于进入决赛的队伍而言,要具有较高的英文表达能力。
今天的干货分享到这里结束,希望你们心中已经获得了自己期待的答案。
预祝同学们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请选手登陆
gtdownload2018@163.com(密码gt20182018)
下载初赛比赛案例
期待你在比赛中的精彩亮相!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