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卷 | 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发布时间:2018-10-13浏览次数:46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不会慌张。

             ——《孤独六讲》

十月执卷主题

孤独

 

这是群体喧嚣的时代,亦是个体孤独的时代


《孤独六讲》

 在本书中,蒋勋先生以美学的视角将

 广义上的“孤独”分为六种:

残酷青春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壮志而终于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难言说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相互捆缚的“伦理孤独”

 

一、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

孤独...就是寂寞吗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于我而言,寂寞是空虚的,而孤独则是一种享受。寂寞的人渴望他人的关注,渴望融入群体;而孤独者,尽管“独酌无相亲”,仍能收获“对影成三人”的独特趣味。

 二、你我为何会感到孤独?

 或许...人的本质是孤独的

 “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相拥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

“孤独空间不只是实质的空间,还包括心灵上的空间,即使面对最亲最亲的人,都应该保有自己孤独的隐私。”

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的只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抑或...愈害怕,愈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办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与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与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孤独并不可怕,《孤独六讲》要谈的并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因为,孤独自有价值......

 

 三、孤独的价值何在?

 1.孤独是思考的开始 

“这个社会要一个从群体里走出去的孤独者,他才会比较有思考性,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所以,孤独是思考的开始。”

 2.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更将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人生而孤独,孤独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孤独。我们“被抛”至社会大熔炉中,个体的独立人格显得尤为可贵。一个有着完善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的人,往往更能正视孤独、享受孤独,在这喧嚣世界中,为自己留一方精神净土。


夜深人静之时,卸下一天的疲惫与风尘,来这里倾诉心中所感吧。蒋勋先生在本书自序中说“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本篇无疑有着很强的主观性,期待不同的想法与声音出现在留言中。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